时代在进步,社会在发展。新时代基层组织要传承老一辈红色革命精神,全力以赴的抓好基层党建工作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城市的社会结构、组织形态、交往方式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,现代城市群众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等等,这就对城市基层党建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。因此,准确把握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要求,与时俱进地做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,夯实党员基础工作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,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一系列要求,提出必须把抓基层、抓基础工作作为长远之举、固本之举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;提出城市党建要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,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;强调要把加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,积极探索城市党建工作新路子。现代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随着互联网的进步,逐渐借助“互联网+智慧党建”平台,通过平台管理党员,党务工作,党建活动,党员学习,数据分析等等进一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效率。那么关于现代化城市基层党建的特点有哪些,我们来看看:
1.重心下移、做实基层。一个重要的政策指向就推动重心下移、权力下放、资源下沉,做实基层、夯实基础。把基层作为党建和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,努力让基层成为最为和谐、最具活力的首善之地,全面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。
2.区域融合、互联互通。城市基层党建不仅仅是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,也不仅仅是社区党建设,必须以更宽广的思路来看待和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。
3.构建体系、强化功能。在全区构建起区级、街道、居村社区层面党组织三级联动组织体系;全面深化“两个覆盖”,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,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导作用,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生活的基础作用,使城市党建工作富有浓厚的“党味”,促进社会的组织化政治化水平。
4.职业化队伍、社会化运作。大力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、专业化,并通过党员学习或者党建活动提高党建工作社会化程度,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进行操作的,放大了基层党建的功能作用。
5.党建引领、自治共治。坚持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自治和共治。强化党建引领自治,形成以居民区党组织为核心,居委会为主导,居民为主体,多方参与、良性互动的居民区自治的治理结构;坚持党建引领共治,形成了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社区代表会议和社区委员会制度,并以此为平台,发动驻区各种力量参与,共同参与社会治理。
6.便捷便利、服务群众。城市社会治理和基层党建的核心都在于人。只有抓住人这个根本,把人的工作做好了,才能得到群众认可,社会才能和谐安定,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巩固。各级各类党组织把服务群众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鲜明指向,完善完善基层民主协商机制,建立“双向认领”机制,深化“双报到”“双报告”机制,通过定点联系、定期接待、约访应访、网络问政等制度,拓宽诉求表达渠道,精准把握服务需求,综合运用互助服务、协同服务、窗口服务、错时服务、代理服务等多种形式,以党建服务带动和整合各类服务资源,为群众提供精准、便利、规范、高效和多样化的服务,切实解决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智慧党建的稳步操作提高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工作效率,进一步发挥了城市基层党建在社会治理和建设中的核心作用,增强了城市基层组织的活力。
Friendship lin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