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>新闻资讯>>行业新闻

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构建融合发力
   来源:    添加日期:2023-10-24    
  德城区新湖街道胜利社区是德州市第一批棚户区改造社区,13个小区中,2000年之前建成的小区7个,面临着“群众诉求多、矛盾纠纷多”的问题。基层矛盾呈现多样化、复杂化特点,给社区治理带来挑战。为更好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,胜利社区积极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方法,通过构建党建引领、部门联动、社会共治的“三位一体”工作网络和方法,融合发力、多元共治,推动矛盾纠纷在基层实质性化解。


  一、聚焦党建引领,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

 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探索出了党建+网格化治理模式。一是促进辖区网格全覆盖。织密基层党组织网络,以社区党委为核心,建立12个网格,并吸纳行业主管部门、物业公司、小区居民等群体中的党员加入,壮大基层社会治理队伍。二是健全网格管理模式。推行“一格+五员”管理模式,即以居民小区为单位将社区划分为12个网格,每个网格明确1名社区网格员为直接责任人,吸纳公安、司法、城管、市场监督、物业管理等成员协同服务网格,有效整合网格资源,为居民提供点对点的精准服务。三是聚焦党员作用发挥。积极发动党员进驻网格认领志愿服务岗位,建立1名党员对接1名网格员服务N名群众的“1+1+N”党员联户机制,实施“绿、黄、橙、红”“四色”走访工作法,“绿色”为一般人员,每季度走访一次;“黄色”为残障和低保人员,每月走访一次;“橙色”为涉访涉诉人员,每周走访一次;“红色”为空巢、独居老人,每天走访一次,累计开展常态化走访服务1.5万余次,协调解决帮扶困难群众、矛盾纠纷调解等民生问题,有效拉近了党群关系。

  二、强化部门联动,搭建排忧解纷多级平台

  坚持发展“枫桥经验”,将矛盾分化处置,化解在萌芽,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。一是坚持源头化解,将“微小矛盾”化解在网格。将12个网格中易产生家庭矛盾、邻里纠纷等家庭作为重点服务对象,通过“网格走访察民情”“敲门行动解疙瘩”“民情恳谈化纠纷”等形式强化网格服务,将被动处理矛盾转化为主动发现问题,全年调处微小矛盾218件,努力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”。二是坚持及早介入,将矛盾化解在基层,成立“宪龙调解室”,邀请司法局退休干部赵宪龙在社区坐班进行矛盾调解和法律咨询,5年的时间,30余名辖区居民、心理咨询机构、律师事务所人员充实到调解队伍,实现一般性问题当即解决、不过夜,重点难点问题通过“社区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进行化解,5年累计开展排查走访300余次,协调各类矛盾纠纷案件367件,调处成功率达94%。三是坚持“精专调解”,化解高风险矛盾。对于历史遗留、群体较大、牵扯面广等政策性强、法理关系复杂、利益纠葛较深的矛盾纠纷提级办理,精准研判,统一协调解决问题,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合力,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、揪心事,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。


  三、坚持社会共治,促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

  社区大力发掘融合社会资源,组建全链条调解队伍,采取“请进来阵地服务”和“走出去上门服务”的方式,多维度、多层次、多途径,多点发力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服务。同时,探索设立“议事亭”“红管家楼道”,常态化听取群众诉求。一是重点“解”,组建社会服务志愿者+人民调解员队伍。依托社区宪龙调解室和专业律师,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,积极为民办实事,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、解决在基层。对调解过的矛盾纠纷定期回访,对调解成功的纠纷,了解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,确保达到案结事了,全面确保矛盾纠纷不反弹。二是突出“帮”,组建专业医师志愿者+援助所律师队伍。对生活失意、心态失衡、特殊人群适时予以心理疏导和医疗救助。推行“矛盾调解+心理疏导+法律援助”新模式,邀请心理咨询师加入调解志愿者队伍,今年以来,社区已开展医疗服务、入户帮扶和心理咨询活动60余场,受益群众2000余人次。三是着力“防”,组建党员干部志愿者+“军魂”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+派出所民警队伍。不定时对辖区内重点部位,重点人群进行巡查管控,防止矛盾纠纷、风险隐患等安全事故发生,今年以来,对小区、门市、企业等重点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26次,阻止矛盾纠纷进一步扩大,切实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。

  关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还有问题或者想要咨询的可以拨打热线:132-1311-9956,我们可以具体跟您沟通和讲解,睿格软件,期待您的光临!
睿格软件

服务热线

0371-56086616

13213119956(24小时)

微信客服

点击或微信扫一扫
马上联系

收起 >